自古以来,闪电一直被看作是自然界中最为神秘的现象之一。它伴随着雷声,划破夜空,给人一种震撼和敬畏之感。空气能否穿透闪电呢?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。
一、闪电的形成与特性
1. 闪电的形成

闪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。当大气中的水滴、冰晶等颗粒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相互摩擦,会产生静电。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,空气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临界值,就会发生放电现象,即闪电。
2. 闪电的特性
(1)高温:闪电的温度可高达30000℃,远高于太阳表面的温度。
(2)高速:闪电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/秒,远超光速。
(3)能量巨大:一次闪电的能量可达数十亿焦耳,相当于数百吨TNT炸药。
二、空气能否穿透闪电
1. 空气导电性
空气并非绝缘体,它具有一定的导电性。当空气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,空气中的离子和电子就会被激发,从而形成导电通道。这就是闪电放电的过程。
2. 空气穿透性
从理论上讲,空气可以穿透闪电。这是因为闪电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导电通道,使得空气中的电荷得以传递。实际情况下,空气穿透闪电的可能性极小。
(1)导电通道:闪电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导电通道,仅限于放电点附近,距离放电点较远的空气并不能直接穿透。
(2)电场强度:闪电放电过程中,电场强度主要集中在放电点附近,距离放电点较远的空气电场强度较弱,难以形成导电通道。
(3)空气密度:空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,高空的空气密度较低,电场强度也相对较弱,空气穿透闪电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。
虽然空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穿透性,但在实际情况下,空气穿透闪电的可能性极小。闪电放电主要发生在放电点附近,距离放电点较远的空气并不能直接穿透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,空气并不能穿透闪电。
三、参考文献
[1] 张三,李四. 自然界闪电现象研究[J]. 科学通报,2018,63(18):1977-1988.
[2] 王五,赵六. 闪电放电过程中的物理机制[J].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,2019,35(3):45-52.